内容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任何社会,有实力和能力的机构都需要为整个社会履行责任,企业的每个决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放在这种责任的视角中考虑。目
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贸易规则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重构新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过程中,以捍卫消费者权益、劳工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三大公众利益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不同利益集团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在这种氛围下得到广泛的推广。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背景和原因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活动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空间。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以及各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加剧扩大,跨国公司将生产线转移到生产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而建立了全球性的生产网络,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流动和全球化生产使跨国公司能够规避国际劳工法规,并且不受东道国劳工法规的制约,从低成本生产地区间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针对跨国公司转包生产体系中存在的“血汗工厂”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工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团体强烈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市场竞争中以及谋求最大经营利润的同时,承担其对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于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便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而向全世界扩散和渗透。人文社会观念的发展引导了企业经营行为。随着人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同,围绕着捍卫消费者权益、劳工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三大公众利益,西方社会掀起了一系列既深入、广泛又持久的社会运动,包括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环保运动、女权运动、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等。这些捍卫公众利益的社会运动的不断发展,使西方社会也不断推生出新的价值观和发
展观并形成新的共同社会观,与这种新的共同社会观相适应的是一股能左右消费潮流的市场力量,它要求企业按照其道德要求调整经营管理思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实现利益的途径已经从原来依靠单纯的市场竞争变换成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从当初以被动地处理劳工冲突和环保问题为主要内容提升到主动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深入社会。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不仅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尽管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实践依然很强势,但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开始接受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实践。此外,来自社会的压力包括舆论压力和各种法规,也从另一面促成了这一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推动的不可阻挡的国际社会潮流。但是,在企业社会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该运动所引发的争论与冲突也没有休止。早在20世纪初以来,国外理论界就对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一直争论不休,与此同时,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愈突出,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也相当频繁。最近几年来,国与国之间对以劳工保护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摩擦与争论也常见于各种国际磋商会议上,可以预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热点问题在理论上的争论和国际社会事务交流中的冲突将会继续下去。
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经无法回避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也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首先,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迄今为止,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多,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大部分是从某个角度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如经济学界多数是在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企业的性质时间接地涉及到这一问题,法学界则多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哲学界则多从我国从传统道德对企业的要求来探讨社会责任。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属于哪门学科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那个学科,都几乎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门很重要的新兴学科来培育和发展,并成熟地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劳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企业诚信、质量保证等具体的专业来培养人才。相比于我国,由于国内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科或专业的设置还是空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学科规划更显然是迫在眉睫。其次,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现有文献看,国内理论界基本上秉承了国外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学派的观点,几乎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该不该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有争论,但对于企业究竟该具体承担那些社会责任、怎么承担社会责任和承担多少社会责任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理和机制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也少有成果。最后,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争论焦点在于企业社会责
任对贸易的影响,由于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导入我国的原因是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化,在我国目前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在我国的广泛实施以及SA8000认证体系在我国的逐步推行,基于这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推动方式和力量都跟我国对外贸易直接挂钩,现有的国内研究文献大部分从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否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守则的广泛推行是否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社会贸易壁垒等问题;其二是在怎么来应对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措施上,不少学者都提出将企业社会责任列入法规框架以确保企业的实施;其三是很多学者都提出应该尽快推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以此建立与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力量对话的平台。因此,从国内研究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焦点问题来看,可以说国内理论界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亟待进行的工作
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中,我国对外贸易的成本比较优势将可能被加剧弱化,对外贸易体系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国际贸易的规则将可能因此改变。沿海很多外向型企业已经感觉到这场运动所释放出来的压力,对采取何种新的策略参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如何应对这场社会责任运动的研究已经相当紧迫,当前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各界的研究工作由于我国目前理论研究体制的制约,理论研究的资源要素还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上,政府的意图导向对理论研究起着方向性的指挥棒作用,特别对企业社会责任这种全新的、尤其是还带有敏感性的领域更加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整体研究工作才能有比较大的突破。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工作包括直接给教研部门下达研究课题,给予研究部门的专门机构设立编制、人员编制、资金扶持,鼓励研究部门举办各种研讨活动等。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把企业社会责任当作未来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从近期公开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便可以得到印证,但能得到政府部门有实质性支持的却不多,这便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育部门应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科规划和专业建设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成熟的学科和专业,各种相关内容的课程设置也相当完善,如英国诺订汉大学商学院就有齐全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专业,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未来社会的热门紧俏专业。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明确列入学位专业,更没有作为一级或二级学科来设置,这种状况很明显跟我国面临的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压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亟待进行补充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来设置是最为现实和最有可能性的工作。
(三)教研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力度
高校和科研部门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我国新时期参与全球化所面临的重要理论领域来看待,给予研究资源的倾斜和扶持,展开更加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特别要把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发达国家处理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智力支持。此外,回顾过去几年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推行历程,除了跨国公司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主体、研究人员逐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工作外,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知识的传播和报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有些媒体由于存在不负责任的态度致使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歪曲报道也使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误解。因此,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加大报道传播篇幅和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起准确传播和报道的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工作。
作者:黎友焕、叶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