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SA8000研究综述2

二、SA8000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外贸出口的影响

   许多学者都认为SA8000在我国的推行对我国的外贸出口的冲击首当其冲。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上,如果实行严格的劳工标准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人力成本提高是无疑的。例如,如果企业按SA8000标准或者一些跨国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执行,某些劳动密集型生产商的平均人力成本会上升50%-100%,生产成本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无异于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逐出国际市场(曹宗平,2004)。SA8000的致命关键正在于它有效地降解了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工成本。因为实施SA8000的认证和维护,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申请和更新,无疑将大大增加成本,使企业不堪重负(梁桂全、黎友焕,2004)。

    张京卫、周应堂(2006)认为SA8000不仅将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构成障碍,同时改变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格局,还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间的合作深度。我国80%出口产品市场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的组织积极推动SA8000认证,在客观上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形成了贸易壁垒, 使我国相关企业不得不重新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如果将劳工标准提高到SA8000标准规定的水平, 将带来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降低对外资的吸引力, 同时跨国公司也会担心其分包商不能达标而不愿来投资,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外资的合作将产生消极影响。

2.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SA8000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SA8000 标准的实施将会导致三种成本: 一是评估现行状况、制定系统原则和程序、控制和记录所需的时间成本;二是采取补救措施所形成的成本, 即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等所带来的成本; 三是认证、审查以及不断进行控制和监督审查的费用(张太海,2007)。SA8000的实施提高了产品成本, 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刘瑛华(2006)认为SA8000的实施降低我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赋存的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许多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我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但一些企业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仍不到位。SA8000强制要求我国企业以达到社会责任标准作为贸易的前提, 许多企业的成本将大幅度提升, 必将降低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影响其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张文兵、葛永波(2003)认为SA8000会增强发达国家产业的差异化优势,这方面也会减弱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SA8000的推行使得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就会形成逐渐固化了的印象,即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经过SA8000认证的产品具有更严格的社会责任方面的道义标准,相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没有经过SA8000认证,将被贴上压榨工人、剥削童工、不人道等耻辱的标签。这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形成了发达国家产品在此方面的差异化优势。

    从短期讲,SA8000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带来消极影响;从长期看,却是我国企业竞争力的一次提升机遇。SA8000已成为全球化经济中企业竞争新要素,这个要素直接从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等方面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曲建忠、刘国华,2004)。从间接影响方面讲,由于SA8000 倾向于文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和劳动制度等方面的关注, 从较深层次提供了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所应具有的模式, 这对我国企业摆脱某些落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束缚、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会产生较大促动, 进而对企业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间接影响(王丽萍、吴进红、蒋兰陵,2005)。

3.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SA8000的加速推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既是契机又是挑战。SA8000的实施会使得员工薪酬水平的提升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企业人力资源使用负外部性的减少与企业负担的加重、员工权利的增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抵触风险的增加。企业接受SA8000标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加以制约,如果在现阶段强制推行SA8000标准将必然使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陷入不利的境地(陈淑妮、黎友焕,2006)。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也因此有了制度的保障。因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制于资本,不能纯粹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便人力资源管理有心维护员工利益,很多情况下还是屈服于资本的力量。而SA8000的履行要求企业主们牺牲部分利益去维护企业雇员的权益。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借助于SA8000这个外力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资本障碍 (王慧、杨坚争,2005)。

4.其它方面的影响

   黎友焕(2004b)认为SA8000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技术保密工作失效。一个企业有技术垄断,才会有产品与市场垄断,才会有高额收益。如果秘密技术泄漏或被窃,将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SA8000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研究开发获得的高科技,并将它应用于经济各部门尤其是军事部门中,已成为各国竞争与角逐的热点。SA8000的推行将使发达国家能以此为借口来窃取他国高新技术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SA8000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大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劳动力成本的非熟练劳动力。若企业全面达到SA8000的标准,则劳动力优势可能会荡然无存甚至变成劣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置必将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国内SA8000研究综述1

来源:《中外食品》2008年11月    作者:黎友焕 杜彬

   在西方国家,一场以“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方兴未艾。企业、政府、学界和其它社会各界都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2001年12月由美国民间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发表了自我标版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修订版——SA8000:2001,其内容包括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系统等九项。SA8000推出后对我国经济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总体而言,学界对SA8000的研究包括SA8000产生的背景和性质、SA8000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的对策以及对SA8000的规范性评判等几个方面。

一、           SA8000的产生背景和性质

1.       SA8000产生的背景

   SA8000的产生既有人文社会发展的原因,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劳工保护的关注。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格局失衡的产物。虽然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为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冲击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SA8000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黎友焕,2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跟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梁桂全(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实施,是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入世的直接结果。从全球范围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两种社会力量推动的。一种力量是反对资本全球化的劳工运动。劳资冲突的加剧和劳工地位的下降,使得劳工组织要求在企业推行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以保护劳工的权利。另一种社会力量是“劳工贸易壁垒”SA8000的推行。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产品构成了对发达国家市场和就业的冲击。欧美发达国家企图通过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实行贸易保护和非关税壁垒。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推行是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一次碰撞。田丰(2004)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核心,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价值取向。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就是促使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自由及机会的同时,借助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全球性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同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2.       SA8000的性质

   关于SA8000的性质,多数学者都认为其具有某种贸易壁垒的特性,有的称之为“蓝色壁垒”。蓝色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有关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对劳动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SA8000 是标准蓝色壁垒的核心(张太海,2007)。

   叶祥松(2004)认为,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和贸易壁垒形式的不断翻新,作为旨在关注劳工身心健康和劳工权益的SA8000,它不仅迎合了发达国家借口保护人权和环境,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业、抑制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目的,而且也满足了公众和消费者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好奇心,因此,SA8000这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其在推行的过程中出奇地顺利。

   黎友焕(2004a)认为SA8000作为一个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虽然SA8000的宗旨是好的,但是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工具。喻卫斌(2005)也认为,因为SA8000实际上的强制性认证,使这个“工作场所的行为标准”演变成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之争的延续,把本来属于解决生产链与供应链内部的劳资问题,提升到国家层面的贸易关系问题。随之而来,一个原本自愿选择的企业标准,变成了一个带有强制性的国际贸易标准。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SA8000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是也有持相反意见的,认为SA8000不具备贸易壁垒的特征:从产生过程看SA8000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多种社会责任标准的一致性问题,而不是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力,社会责任运动的根本基础是公众,而公众不会是贸易壁垒的始作俑者;从标准内容看SA8000具有普遍性与灵活性;从标准的性质看SA8000是由非官方制定的标准,不属于国家行为;跨国公司在要求其供应商获得SA8000认证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限制贸易的目的(赵囡囡,2005)。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问题及建议2

三、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趋势,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参与到环境报告的发布实践中,使我们预期到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才刚刚起步,环境信息公开实践还存在种种问题。

(一)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总体意识不强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总体意识不强表现在两个方面。

1.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和行业数量不多

   仅以对环境信息公开的36家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不同行业,但总体上说,多数来自于电力、能源行业和工业企业中的制造业,如电器制造、冶金、汽车等。此外,来自于金融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比例也较多,且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和保险业。黎友焕,龚成威(2008)的研究表明,这里面的很多行业比如制造业和能源、电力属于严重能耗和污染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就具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本身就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和信息公开的责任,但就是本身污染大的企业也只有几家对环境信息公开有所体现,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参与到环境信息公开实践中来,说明我国企业总体环境公开意识还比较差。

2.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报告不规范

   根据我们“200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对我国国内所有已经发布的企业环境报告书、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截止到2007年底止)进行综合分析的情况显示,95%以上的企业没能很好地将其具体的环境信息充分公开,只是笼统地概括其环境保护的执行状况,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以这些报告书作为广告推销其模糊不清的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报告书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模糊的语言表达相关的环境信息情况,不少公开发表的报告书明显不符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我们认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状况,企业造成污染的具体指标,企业对环境破坏状况的历年对比情况,企业对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具体努力,企业对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展望等方面,企业不应该以涉及保护商业秘密而故意回避这些问题,更不能在报告中敷衍了事,忽悠社会。

(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性不够

   我国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本身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我国企业一直坚持不断地探索与改进,特别是刚刚开始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使企业信息公开有了法规依据。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发布的文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对企业的要求上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对我国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企业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而导致的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因企业违法排污产生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所以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其次,《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公平、公正方面体现的不够。虽然其内容也包括强制执行和自愿执行,但在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某一类具体行业中,如何体现这些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平与公正方面,没有表述清楚,这就可能造成规则的破坏,甚至还会让一些企业有漏洞可钻。

四、强化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建议

   想做好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政府、企业自身和公众参与,共同努力,长时间的探索。

(一)政府要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环境和机制

   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为例,该《办法》规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行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产生的污染进行了区分,但对污染轻重的原则没有一个标准,比如企业污染的性质如何判断,数量如何衡量,如果这些具体的标准没有区分清楚,那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另外,对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要求要体现公平公正性,使企业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执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一方面可以体现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防止企业钻空子。同时,还要具体细化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激励机制,促进或引导更多的企业主动、自愿地公开环境信息。

(二)企业应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的意识

   很多企业不能够很好地执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或者即使参与了这样的实践,效果也不另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意识不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培训和学习。首先,建立专门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部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投入专门资金,尝试建立像企业社会责任部、可持续发展部,或者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给企业一个既能发布环境信息的平台,又能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的专业部门;其次,企业专门培训。特别是企业管理部门,要经常参与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培训和学习,主要学习包括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含义,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环境信息公开报告的编制方法及程序,以及评价与自我批评等方面。

(三)公众要积极监督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工作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离不开公众的推动和监督,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公众的积极支持是环境信息公开成功的保证。公众的环境意识对国家和企业环境政策的制定有着强烈的影响,从理论上说,政策是公众意志的体现。公众参与包括促进与监督两层含义。首先,公众特别是行业协会比如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NGO,以及新闻媒介等参与企业环境信息的实践中,能够形成一种社会氛围,也形成一股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力量;其次,公众更多地参与环境信息公开,使公众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环境保护的建设状况,企业做的不够的地方,公众可以进行监督和揭发。对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进行表扬,对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做得比较差的企业也要进行不折不扣的批评和谴责,敦促企业完善相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式军.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立法:问题与完善[J].红旗文稿.2007(20)。

[2]郭川,孙烨,廉洁. 中、日两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差异比较[J].经济纵横.2007(10)。

[3]朱金凤,杨秀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读与评析[J]. 财会月刊(理论),2008(05)。

[4]黎友焕,龚成威. 环境规制下的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及启示[J].世界环境,2008(03)。

[5]黎友焕《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6]黎友焕.《黎友焕谈企业社会责任》[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批准号:07BTY003,主持人黎友焕)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龚成威(1985—),河南信阳人,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理事

黎友焕(1971-),广东汕尾人,经济学博士,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①] 案例来自2006年1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和新闻发布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介绍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阶段性成果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问题及建议1

来源:《世界环境》2008年第5期      作者:龚成威  黎友焕

   环境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但相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实践历程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是以1998年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试点研究为起点的(张式军,2007),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开始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试点,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在江苏省应用的出色成果,2005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现在的环境保护部)发文,要求从2006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到201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晚,最早也只能追溯到诞生于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环境问题的法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而有关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非常少(郭川,孙烨,廉洁,2007),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从第1号到2007年的第25号,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发布等,主要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此举促使我国企业加快了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步伐,同时也使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

   真正对企业环境公开进行明文要求的应该起自于2003年至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环境审查制度, 2003年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等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同时,国家环保总局还准备与中国证监会联合研究有关新上市公司环境审核的办法及已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办法。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仍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

   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进行正式规范的是2008年5月1日起生效并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该《办法》从环保工作实际出发,明确了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范围。同时,规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行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依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强制公开环境信息;对一般污染企业,国家鼓励自愿公开环境信息。

二、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行动

   今天的中国被世人称为“世界工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做了很多贡献。但在涉及到环境保护和信息公开方面,我国企业行为还是不令人满意。我国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主要起源于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起环境信息公开重要性的反思[①]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受伤。爆炸还造成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随着水体流动,污染带向下转移,此后污染在我国境内历时42天,并于12月25日进入俄罗斯境内。对这个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甚至外交局势造成重大损失。本事件最大的经验教训是,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破坏信息的公开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信息,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环境报告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具体表现

   中国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最直接表现是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截至2007年,我国发布环境报告的内资企业近40家,发布报告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环境报告书、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朱金凤,杨秀强(2008)的研究表明,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起步较晚,截至200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仍是凤毛麟角。如果以2005年为划分阶段,可以《海尔2005年环境报告书》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起点,2006年以来取得重大进展,发布环境报告的数量突飞猛进,并在2007年达到最多的36家。特别是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第一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发布,使中国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实践行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3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的福利影响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公众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需。从短期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成本上的影响,但从长远规划,企业是其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一)从短期看增加了成本
   成本问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大阻碍。企业生产产品最直接的出发点是利润最大化,即实现MR=MC(图4),企业将生产q量的产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为两种:
第一,若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为固定值,即充当了固定成本,则企业的边际成本MC不变,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仍将生产q量的产品。在固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生产原来数量的产品,企业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倒闭。
图4   成本增加后企业生产选择

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
第二,若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则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会上升至MC’,(图4),上升的幅度为增加的可变成本。为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不得不生产Q量的产品。那么企业若在成本增加时不能达到生产Q量产品的规模时,将得不到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力将削弱。
所以若企业不能在增加成本后达到利润最大化时的生产规模,理性企业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
(二)从长期看企业福利增加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福利增加是通过外部经济的传导作用实现的。其实现过程如下:
               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
第一,企业增加的成本可以长期分摊。长期分摊的好处是企业结账时不必占用太多的当期成本,企业减少了成本压力。
第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不断添置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企业的形象、品牌、信誉这些软实力,而这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的社会责任则又是支撑这些企业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企业产品需求增加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福利(图5)。
图5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后的社会需求
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
   由于企业实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造成了正的外部性,则边际社会收益MSB大于企业的边际收益MR,即MSB线在MR之上。在企业没有实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生产Q量的产品。但担当了社会责任以后,社会对企业的产品需求提高至Q*,比企业在比利润最大化时的需求Q要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企业所增加的福利为ABC部分的面积。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必然会造成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损失,进而造成全社会的福利减少。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从长期来看还会形成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宝贵动力。所以我们的企业自身一定要认识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不但是一种长期的自利行为,也是一种社会长期的共同福利行为。

参考文献:
[1] 黄敬宝. 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6,(07):22~24
[2]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 London, Macmillan, 1890.226
[3]Clapham.J.H.On Empty Economic Boxes [J]. Economic Journal, 1922(32):305.
[4] A.C.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M]. Macmillan Company, Inc.1920. 111
[5]Ronald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10) :1-44
[6] 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Microeconomics, 17th edition[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1.300~308
[7]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2007.
[8]Ansel M. Sharp, Economics of Social Issues, Fifteenth Edition,[M]. Irwin/McGraw Hill, 2003.78~98
作者联系方式:
黎友焕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369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邮政编码:510610
联系电话:13318869512    E-mail: youhuan_li@hotmail.com
身份证号码:441502197107121334

Welfare Analysis of CSR Based on the Externality Theory
LI You-huan GONG Cheng-wei
(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y, Guangzhou 51061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polic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merged with the tid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oda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hot topic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entrepreneu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elfare economics, the theoretical tool of externality provides a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using externality tools, analyzes external diseconomy effect brought by enterprises failing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stakeholder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and diseconomy effect brought to enterprise itself, and makes up with the ideas to deal with external diseconomy.
Key Words: Externa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