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中央提出了两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命题。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构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入新世纪,中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城市化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使中国蕴涵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更深刻地融入国际分工,跨国投资和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向着有利于中国方向的转变。使我们具备了经济持续增长极为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存在缺陷,经济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凸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现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高收入与低收入、经济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的不均衡已经到了相当程度。高投入、低效率、重污染的经济增长机制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政府和全体人民的繁重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更高目标。
除政府外,企业是当今社会最有力量的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处于特殊的地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二是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
就是说,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主动履行环境友好并承担对员工以及利益相关者,如顾客、社区、债权人等的责任,至少不应损害他们的利益。就是说当今的企业,应超越惟利是图的境界,除有追逐利润的本质外,还应遵从社会道德规范,有“公益性”的一面。
实际上,企业是一个“多面体”。作为经济范畴的企业,它追求最大利润;作为法律范畴的企业,要作好的“企业公民”;作为道德范畴的企业,它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存在的使命,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和良知的呼吁,而且它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不仅是一种理念、文化,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在体制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极低的经济水平上起步的。在人均GDP不足300美元的情况下,为解决温饱和改善基本生存条件,国家和企业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于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代价地创造经济增长。尽管在当时是不得已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形成了急于求成、“有水快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机制,它的惯性一直影响到今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发展理念逐渐进入了误区。如在经济增长的量与质的关系中,往往把速度和数量放在第一位;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中,往往把增长等同于财富、增长就看做是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见物不见人,忽视发展的均衡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只想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甚至企图“征服”自然。这些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企业。
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是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以大量的资源、劳动力和环境投入,换取高增长。例如:
我国经济增长中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近两年投资率已超过40%,2004年达到43.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4年超过了67.39%
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比较低,平均只相当于美国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与世界水平相比,吨钢综合耗能高出21%、发电厂供电耗煤高出22.5%、水泥综合耗能高出45%。
全社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只相当美国的1/46,日本的1/41,法国的1/34。
环境污染比较重,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仅次于美国;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已占30%,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已达1/3。
人与资源环境的和谐,最主要的是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尽管我们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不同,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但不管怎么讲,我们确实浪费了过多的资源,还没有超越以大量消耗资源、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不可持续的。勉强地沿着这个轨迹走下去,也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报复,不可能造福于大众。
国家经济技术指标的落后,实质是企业落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实质是企业发展模式落后;国家经济增长质量低,实质是企业效率低。
现在,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相当规模,资源环境已经成为瓶颈;而较低的资源效率又放大了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GDP只是按市场价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总量,并不等于财富。它不能很好反映要素的投入量和投入结构(包括资源、环境);也不能反映产出品的质量。搞不好就会出现“没有发展的GDP”、“没有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例如,经济总量扩大了,但可能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下降了,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综合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粗放发展模式所创造的财富,远不如GDP增长表现的那么多。如果把资源浪费和土地、大气、自然遭到破坏的成本计算在内,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更要大打折扣。这一方面使人民可分享的蛋糕比预计的少了许多;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迫使全社会要长期付出代价;三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风险很大部分会转移到银行,会积累系统性经济风险。
评价增长方式主要看三个指标:一是维持经济增长投入要素的结构和数量,即投入资源的结构和资源消耗率;二是环境受损害的程度、可修复性和修复的成本;三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由主要依赖资本、劳动力、资源、环境投入,实现量的扩张;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使提高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往往也是直接和间接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责任单位。企业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经济水平;企业的总体效率决定国家竞争力;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企业扮演特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必须增强社会公德、增强责任意识。要改变已经相当普遍存在的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理念。实际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原则上讲都是必须靠企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悄然兴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变被动为主动,对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取得认同,不仅自己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并开始纷纷要求合作方、供应商必须接受劳工保护标准、环保标准的审查。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一股巨大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各国、各企业无不感到他的存在和巨大影响。
联合国1999年制定了企业《全球契约》,推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要求加入的企业自觉遵守人权、劳工、环保和反腐败等原则。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守纪律、尊重人以及有利于所在社区和环境的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在此基础上,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之后又出现了SA8000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这些都是指导和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守则。
SA8000是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企业社会道德规范。它突破了传统守则形式,把非经营性、非技术性的抽象道德、精神、理念层面的内容标准化了,是可以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自愿性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的道德指数。这一标准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所接受,而且很多跨国公司为了提升品牌形象,纷纷加入这一运动,以此调整自己的价值观、重塑自己的企业文化。他们不仅率先垂范,并要求合作企业、配套企业、供应商,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基地,都要遵守企业社会责任守则。
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核心内容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要承担应有责任的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可以借助的工具。
改革开放后,在批判“大锅饭”的同时,一些企业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在利润至上的引导下,一些企业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不惜以拖欠工资、剥夺职工、制假冒牌、坑农害农获取短期利益,甚至偷税走私、圈钱逃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企业追求利润,必须来之有道;成熟的企业有比利润更高层次的追求。必须承认,在任何时候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关系都存在一种基本准则。有的部分是以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则反映在支配企业决策和行为的道德、惯例、责任感和价值观中。这些准则往往并不像经济现象那么清晰明白,通常较为复杂,甚至含糊不清。例如,企业除了遵守法规、照章纳税,还必须诚实守信、善待员工、使员工有机会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尊重社区、促进社会和谐和回馈社会等。
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企业的诚信、品牌等一样重要。取得社会公信的企业更被市场青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要获得成功,管理者必须像对待经济问题一样,使承担社会责任变成企业战略和企业行为的有机部分,积极理解并对非经济环境和非经济力量做出正确的反映。
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公司对员工的法定义务,公司政策和措施应促进公司内部的和谐;还必须考虑公司行为是否有利于公众利益、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新形势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企业也将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
来源:国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