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演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培养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平台,将帮助企业顺利进入新兴市场并最终支持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新竞争优势,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自本世纪初开始,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较早形成体系,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权威机构制定成文的管理规范,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诚如有的学者所言,“早期的社会责任标准还只是企业的一种个体行为。 ”
在社会责任发展的历程中,多年来已有若干国际倡议、标准、指南等工具相继被采用。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者对于众多不同的社会责任工具难以获得全面、清晰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讲,现有的倡议,标准和指南中,没有一个是全面地处理了社会责任的所有各个方面的议题,每个工具都是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分别集中处理社会责任的单个或多个方面的议题。
2010年11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即日起正式发布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才结束了以上混乱的局面,实现了对“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统一定义。
ISO 26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关于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责任领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通用标准。翌日, 国家标准委在其官方网站发文《参照ISO 26000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社会责任标准》 ,凸显了我国企业当下应对ISO 26000挑战的紧迫性。黎友焕研究员通过以下七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分析:
一、国际有关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出台后,国际范围内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标准大致可划分五类,黎友焕研究员认为ISO 26000整合了全球现有的社会责任倡议、标准、指南和国际条约等工具,使得社会责任可以完美地融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中,作为履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建立起全球社会责任共识,确保ISO 26000在全球范围内能够获得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主要分为七章,以简练、精准的语言阐述了与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相关的众多问题。
主要包括:社会责任的原则及其核心主题,以及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指导准则等主要内容,最终引导组织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1.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七大原则”:负责制、透明度、道德行为、尊重权利相关方利益、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
2.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七个核心主题:组织管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026000制订的意义
1、统一了社会责任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出台之前,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中,诸如SA 8000、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原则(WRAP)、全球协议等国际倡议、标准、指南等工具相继产生并在局部范围得到采用,组织社会责任报告一直参照G3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和AA1000等标准。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工具虽然对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都只是分别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集中讨论社会责任领域的单个或者多个方面的议题,没有一个从整体上处理社会责任方面的所有议题,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认知和共识,这样对使用者来说,在众多不同的工具中难以获得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这些工具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因此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颠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传统认知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的责任。这些透明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融入到整个组织并践行于其各种关系之中。”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有两项基本实践
以往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要么是片面的(如SA 8000标准仅涉及劳工保护),要么是混乱的(如不少企业或评价机构仅以企业捐助额来宣传、评价其社会责任行为),其根由正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主题的曲解或误解,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它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
在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积极探索的同时,原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SA 8000)亦被指责具有“社会责任”和“贸易壁垒”的双面孔。即这些标准既具有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进步的积极作用,这是其合理的一面,是其积极的影响;又是对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所设置的人为限制,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这是其不合理的一面。这种消极影响是通过设置企业社会责任门槛、具体是通过标准认证实现的。
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带来的新挑战
1、企业的成本必然增加,使得我国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成本压力。
2、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成为“柔性贸易壁垒(SoftTrade Barriers)”的可能性明显存在。
3、如何争得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五、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带来的新机遇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的发布,是当前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此之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有了科学、规范、系统的准则指导,凭借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强大号召力,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必然会再次掀起高潮,ISO 26000也必然会获得全球性地广泛认可。
黎友焕研究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在新世纪必然会带来几个方面的新机遇:
(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必然会成为现代企业变革战略运营规划的重要工具。
(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必然会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推动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或许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 转型、结构升级的催化器。
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的制定历程和结果来看,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技术方面,还体现在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恰恰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文明碰撞、价值融合的过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有关部门更应当采取激励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采取更加主动的姿态去认识、准备和迎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到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游戏规则中去。
六、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在中国的应用
外向型企业长期处于全球供应链中,与国外政府和企业打交道较多,在国外设置贸易壁垒时往往会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这些企业订单往往被要求通过一些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如SA8000的认证,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被迫履行社会责任的。
政府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其强制力作用,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通过跨国公司把企业社会责任与订单挂钩传导入我国。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应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的挑战,关键在于把握好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对我国未来影响的趋势分析,我们宜采取如下应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ISO 26000的对策思路: